研判防汛形势,提出防御措施,落实防御工作,落实值班人员全员24小时值班备勤制度,街道办30人的应急队伍保持三分之二以上人员街道办待命,各村(社区)保持10人以上的应急队伍在指定位置待命,对重点区域、重点人群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人员转移等防御工作。
1 、指挥长或常务副指挥长组织各部门会商,滚动研判防汛形势,组织动员部署,及时调度指挥。
2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发布加强防御工作通知,各部门单位按照通知要求抓好贯彻落实,并将落实情况报防汛抗旱指挥部。
3、 贯彻落实上级防汛指挥部有关会议、文件精神,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传工作。
4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通知外出的各部门、村(社区)负责人及时准备返回。
5 、电力、通信、交通运输、卫生、应急等部门协调做好电力、通信、供水、油料、抗灾救灾车辆、社会安全、卫生防疫等方面的应急保障工作。
6、 行业主管部门加强隐患巡查工作,强化本行业防御措施的落实和检查;组织行业抢险队伍做好抢险救援准备,适时开展抢险救灾工作;统计、核实行业受灾情况,及时报告市防指。
7 、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电话召集应急救援队伍,提前调度,向可能受影响区域预置人员,视情开展抢险救援。并电话召集村(社区)应急救援队伍,做好防汛准备。
8、 办事处、村(社区)防汛物资负责人立刻进行应急物料盘点,提前调度,向可能受影响区域预置应急装备,做到临战状态。
9、 各村(社区)应对辖区重点区域涵洞、易积水点进行重点监视,视情况可做封路等相应措施。
10、 防汛抗旱指挥部立即指令相关处置组安排清除街道的淤泥、垃圾等杂物,保证道路清洁畅通。
11、 加强防汛宣传,播报汛情信息,确保预警信息到村(社区)到单位、到组到人。
12、 加强排查、巡查,做好人员(包括流动人员)转移安置和办事处防汛抢险物资调度准备。
13、 各村(社区)负责人对辖区地质灾害点、滑坡点做专人监测工作,当遇暴雨以上连续强降雨和接上级地质灾害预警预报,立即加密地质灾害点监测,加强地质灾害易发地段巡查。要求每2小时巡查1次,有情况及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汇报。
14、负责水利人员、河段负责人严密注视我辖区河道水情及工程设施的安全情况,每隔4个小时向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汇报1次。发现一般险情时,立即向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汇报,防汛抗旱离受影指挥部办公室立即通知受影响区域的村视情况撤响的群众。
15、各村(社区)、各部门每天上午8时前、下午16时前将当天防汛工作开展情况按指挥部要求报送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