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巩义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对2025年2月份巩义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形成分析报告如下:
一、气候趋势预测【根据巩义市气象台2025年2月份天气气候趋势预测】
(一)2月份总趋势
预计2月份降水量10~14毫米,接近常年同期;月平均气温4~5℃,接近常年略偏高。
(二)2月份主要天气过程
8日前后,有小雨(雪)。
15-17日,有小雨(雪)。
20-22日,有小到中雨。
二、2月份主要自然灾害风险
经分析,2025年2月份巩义市主要灾害风险表现为:
(一)气象灾害风险
2月有3次雨雪过程,正值节后客运流量高峰期,需关注雨雪天气对春运、交通运输、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以及冷空气过程对城市供暖和人体健康等的影响。
(二)森林火灾风险
2月风力较大,森林火险等级处于高度危险阶段,又逢春节后林区游玩人员大幅度增加,燃放鞭炮、农事用火、上坟祭祀等野外用火活动增多,极易产生森林火灾,全市发生森林火灾的风险偏高。
(三)农业生产风险
2月份天气仍不稳定,仍需注意预防小麦冻害发生。关于设施蔬菜方面,因为雨雪天气,可能会出现蔬菜大棚被压塌、蔬菜受冻等情况。
(四)地质灾害风险
发生地质灾害的风险较低。但人类活动和工程建设引发的地质灾害不容忽视,特别是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切坡建房、修路、水利、能源设施等项目造成的工程活动扰动强烈,也存在一定风险。
三、防范应对措施
一是切实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气象部门应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通过公共媒体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准备。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建立畅通、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商场、学校、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主要涉灾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和会商,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监测预警工作,牢牢掌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二是防范森林火灾。市林业部门和相关镇要严格管控野外火源,高火险时段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强化巡查检查,严守上山关口,严防火种进山入林,消除森林火灾隐患,降低森林火灾发生风险。市文广旅体部门要加大涉林景区火源管控和森林火灾预防,所有涉林景区入口设立入山检查站,对进入林区人员严格落实火源检查,从严、从细、从实管控好野外火源。各类扑火队伍要加强值班备勤,靠前预置,快速反应,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三是防范大风天气。市建管等部门要关注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督促加固围板、临时构建物、广告牌等,尤其注意塔吊、脚手架等高空作业,严防发生坠落、坍塌等事故。各有关行业部门要督促各生产经营单位切断户外危险电源,加固围板、棚架、广告牌等易被大风吹动的搭建物,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公园、景区、游乐场等户外场所的主管单位及属地镇(街道)要及时发出警示信息,做好景区内临时建筑、照明设施、景观介绍牌和广告设施、室外游乐等设备加固工作。
四是防范农业生产风险。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关注天气变化,根据土壤墒情和小麦苗情,适时冬灌抗旱防冻,确保小麦安全越冬。及时通知种植户,做好蔬菜防冻工作,加强种植业和养殖业防风防寒措施指导。
五是防范低温雨雪天气。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要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相关预警信息,按各自职责提前做好防范应对措施。市公安部门需增加路面执勤警力投入,有效应对道路积雪、道路结冰等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带来的影响,保障市民出行安全。加强交通安全宣传和重点时段、恶劣天气行车安全风险提示警示。市交通等部门和相关镇(街道)要加强对事故易发路段的巡逻,加强对重点路段、桥梁等部位的排险和防范,特别是山区道路,要加强安防设施的维护完善,及时处置安全隐患。提前储备应急装备物资,防止因道路结冰及低能见度天气引发事故。市建管等部门要做好清除冰雪各项准备工作,做好撒盐机、融雪剂等物资储备,预置清除冰雪队伍,及时清除道路积雪,确保雪天道路通行顺畅,防止积雪成冰,影响出行。市资源规划部门要监督指导各镇(街道)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群防群测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应对准备。市文广旅体部门要加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的隐患排查,提醒游客密切留意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审慎安排户外活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游。市供电、供水、供气、供暖等部门要做好基础设施的巡查维护和优化调度,及时做好抢修故障、排除险情,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活,防范各类意外事故发生。市民政、卫健等部门要加强巡查敬老院、救助机构、卫生院等单位,重点检查御寒取暖、生活保障等情况。保障好老人、特困供养人员、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基本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救助和妥善安置。
同时,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六是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遇到重要情况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相关部门。各相关单位在重点时段要提前预置力量,做好救援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