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提升辖区应急避险能力和水平,新华路街道积极推进应急避难场所和防灾减灾设施体系建设,确保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管理工作落实落细,满足辖区居民群众应对突发灾害应急避难能力。
一、加强应急避难场所设施管理维护。对辖区应急避难场所中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通信、应急指挥管理设施、应急医疗救护、应急物资储备等基础设施进行逐一检查,补充完善功能区划、指示标牌、标识标牌、避难场所平面图和周边居民疏散路线图,确保场所设施设备齐全到位,方便居民就近疏散避险避难。推进应急避难场所规范化管理,要求辖区应急避难场所相关负责人加强应急避难场所的维护管理,定期对应急避难场所及其设施设备进行养护、维修,并确保养护、维修工作的质量,保证应急避难场所运转功能与应急使用。
二、广泛开展培训演练活动。结合“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组织辖区商超、学校、医院、宾馆酒店、人员密集场所等重点单位开展应急疏散演练活动25场次,参演人数2500余人。通过持续深入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多种途径广泛传播抗震知识,提高广大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件水平,切实防范灾害事故发生。
下一步,新华路街道将有序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工作,抓细抓实各项工作举措,满足居民群众应急避难需求,推动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全面提升,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