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巩义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会同市应急局、市气象局、市林业局、市文广旅体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水利局、市教育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建管局、市交通局等单位对近期将出现的持续降雨和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我市自然灾害风险形势进行会商研判,形成分析报告如下:
一、天气情况
【据巩义市气象局第14期《天气报告》】受低涡东移影响,10月1日至2日,我市有一次较强降雨天气过程。其中10月1日有中到大雨,2日有小雨。明显降水时段为1日下午至夜里。过程累计降雨量20到40毫米。4日至6日有小到中雨。1日夜里至2日白天,偏北风3到4级,阵风6级左右。
【另据《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巩义市天气预报》】2025年国庆中秋期间我市将持续阴雨天气,其中10月1日有一次较明显降雨过程,2日至8日多阴雨天气。1日至5日最高气温在21~23℃,受冷空气影响,6日至8日气温有所下降,最高气温在18℃左右,最低气温13℃左右。
9月30 日,晴天到多云,偏西风2-3级,18~30℃。
10月1日,阴天下午到夜里有中到大雨,偏北风3级左右,阵风6级左右,16~23℃。
10月2日,阴天有小雨,偏北风3级,阵风6级左右,16~21℃。
10月3日,阴天转小雨,偏北风2-3级,17~23℃。
10月4日,阴天有小雨,偏北风2-3级,18~22℃。
10月5日,阴天有小到中雨,西北风3-4级,阵风7级左右,16~21℃。
10月6日,阴天间多云,西北风3级,阵风6-7级,14~18℃。
10月7日,阴天有小雨,偏北风2-3级,13~17℃。
10月8日,阴天间多云,偏北风2-3级,13~16℃。
二、自然灾害形势分析
(一)气象灾害风险
10月1日至2日,我市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1日夜里至2日白天,偏北风3到4级,阵风6级左右,持续降雨和大风天气影响广告牌、路灯、行道树等高空或路边设施,对行人及车辆安全构成威胁。
(二)洪涝灾害风险
9月以来,我市降水过程频繁、降水异常偏多,近期仍多阴雨天气,需注意局部强对流天气引发的强降雨,可能造成个别沿河村落发生山洪灾害。假期期间持续降雨,城区部分低洼路段易发生积水,加之排水管网存在老旧、堵塞等问题,在强降雨时排水能力不足,城市内涝风险增高,可能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三)森林火灾风险
国庆、中秋节假期,户外活动人员增多,要防范林下乱扔未熄灭烟头、野炊用火、林区及周边墓区坟地烧纸等行为;同时农事活动也较为频繁,严防林区林缘附近因焚烧秸秆等农事用火引发森林火情。
(四)地质灾害风险
今年9月份较往年降雨量偏多,尤其是5轮降雨叠加出现并伴随连阴天,多轮次降雨在土体内部完成“量”的积累,含水率不断上升、趋于饱和,假期持续降水易引发山区黄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五)农业生产风险
9月以来,我市降水异常偏多,导致全市土壤含水量普遍饱和,大面积土壤处于偏湿状态。近期仍多阴雨天气,需防范持续阴雨对秋收的影响。
(六)文旅和交通安全风险
假日期间,我市可能出现游客剧增现象,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主要风险包括拥堵踩踏风险、景区森林防火及消防安全风险、游乐设备安全风险。另外,雨天道路湿滑、能见度低,需关注降水对道路交通出行等的不利影响。
三、防范应对措施建议
市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市应急管理局提醒:
一是切实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气象部门应密切监视天气变化,通过公共媒体及气象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及时发布滚动预报和预警信息,提醒群众做好防护准备。各镇(街道)、各部门要建立畅通、有效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商场、学校、车站、旅游景点等人口密集公共场所的管理单位应当设置或者利用电子显示装置及其他设施传播气象灾害预警信号。主要涉灾部门要切实加强沟通和会商,做好重点区域、重要时段的监测预警工作,牢牢掌握防灾减灾主动权。
二是防范大风天气。市建管等部门要关注大风带来的不利影响,督促加固围板、临时构建物、广告牌等,尤其注意塔吊、脚手架等高空作业,严防发生坠落、坍塌等事故。各有关行业部门要督促企业在大风时段及时停止户外活动,停止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公园、景区、游乐场等户外场所的主管单位及属地镇(街道)要及时发出警示信息,做好防护措施。
三是防范森林火灾。林业部门和相关镇要压实防火责任,督促林长落实森林防火主体责任,积极开展巡林巡查。严格火源管理,在利用现有森林防火检查站的同时,结合假期人流量情况,及时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站点。文广旅体部门要加大涉林景区火源管控和森林火灾预防,所有涉林景区入口设立入山检查站,对进入林区人员严格落实火源检查,从严、从细、从实管控好野外火源。
四是防范降温天气。卫健、民政部门要加强巡查卫生院、敬老院、救助机构等部位,重点检查保暖、生活保障等情况。重点保障老人、特困供养人员、流浪人员等弱势群体、特殊群体基本生活,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救助和妥善安置。各镇(街道)要发动村(社区)提醒社会公众遇恶劣天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要注意添衣保暖,采取有效措施,做好灾害防护。
五是防范降雨天气。市水利部门要加强对中小河流、水库和隐患点的巡查、排险和加固,特别要高度重视山区局地强降雨可能引发的山洪等灾害的防御工作。市自然资源部门要监督指导各镇(街道)做好地质灾害隐患排查及群防群测措施,做好地质灾害防御应对准备。市建管等部门要加强对地下空间、下穿立交、隧道涵洞等易积水点的巡查和防护,提前做好城市内涝抢排准备。市公安、交通部门要结合职责加强对重点路段的排查治理;及时疏导交通,对积水严重路段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加强公路桥涵、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重点部位巡查,确保道路行车安全;及时发布天气和路况预警信息,提醒驾驶人员高度重视、谨慎驾驶。市文广旅体部门要加强涉山涉水旅游景区的隐患排查,提醒游客密切留意当地气象信息和预警信号,审慎安排户外活动,避免在恶劣天气下出游;必要时及时关闭或停止运营景区、涉水旅游项目,提前撤离游客,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市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指导做好田间管理,及时疏通沟渠、排除积水,避免农田渍涝;指导秋作物已成熟地区趁降雨间歇及时收获,趁晴天及时收获晾晒、通风存储或机械化烘干,确保颗粒归仓、丰产丰收。市教育部门要及时发布风险提示,指导学校全面开展隐患排查,落实假期期间防灾减灾具体措施。提醒学校、师生和家长做好持续降雨天气安全防护,如遇强降水,及时采取避险措施。市民政部门要指导督促养老机构、儿童福利机构、救助管理机构加强有关安全措施的落实,提早做好避险转移准备工作。市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部门要做好设施设备检测和维护工作,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巡视和应急处置准备,确保各类管线、设施设备平稳运行。各镇(街道)要发动村(社区)提醒社会公众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恶劣天气时关紧门窗,妥善安置室外搁置物和悬挂物,应减少出行,加强自我防护;远离高压线、电线杆、大树、棚架、广告牌等易被吹倒的物体,以防高空坠物、触电、树倒等造成生命财产损失;降雨天道路湿滑,驾车外出时请注意减速行驶,防范降雨天气造成视线不良而引发交通安全事故。有地质灾害隐患的镇(街道)要加强防范,提前预置力量,做好地质灾害救援准备工作。
同时,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各自实际开展安全防范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坚决防范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六是做好值班值守工作。各镇(街道)、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值守和领导带班制度,严格岗位责任制,保持通讯联络畅通,遇到重要情况立即按规定程序报告相关部门。
主办单位:郑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郑州市中原路233号 邮编:450007
网站标识:4101000002 豫ICP备05012610号-1
豫公网安备 41010202002520号